老年护理是一项既充满挑战又充满爱心的职业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,老年护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。然而,老年护理工作并非易事,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、精湛的操作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。本文将针对老年护理中的常见难题,揭秘一系列实践操作技巧。
一、老年患者评估与观察
1. 了解患病情况及合作程度
在护理老年患者时,首先要全面了解患者的患病情况,包括病史、用药史、过敏史等。同时,评估患者的合作程度,以便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。
2. 评估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
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,如意识模糊、嗜睡等。此外,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,如脉搏、呼吸、血压等,确保患者生命安全。
二、常用老年护理技术
1. 脉搏测量
(1)用食指、中指及无名指的指腹按于桡动脉搏动处或其他浅表大动脉搏动处,计数脉搏频次至少30秒。
(2)脉率/律异常应测1分钟,如存在心律不齐或脉搏短绌,应两人同时分别测量心率和脉率。
2. 呼吸测量
(1)保持测量脉搏姿势不动,观察胸部、腹部起伏,计数呼吸频次至少30秒。
(2)呼吸不易测量时,将少许棉絮置于鼻孔前,计数1分钟内棉絮被吹动的次数。
3. 人工气道固定
(1)测量气管导管外露长度,经口插管者应测量距门齿处的长度,经鼻插管者应测量距外鼻孔的长度,记录并做标记。
(2)操作前检查气囊压力,吸净气管及口腔内分泌物。
(3)采用蝶形交叉固定法,先固定气管导管和牙垫,再交叉固定气管导管,将胶布末端固定于面颊部;或用固定器进行固定。
4. 肌内注射
(1)核对药物及老年患者身份信息。
(2)协助取适当体位,暴露注射部位,注意保护隐私。
(3)消毒皮肤。
(4)一手绷紧皮肤,一手持注射器,针尖与皮肤垂直,快速进针刺入肌内。
(5)确认无回血后缓慢注入药液。
(6)注射完毕,快速拔针,棉签轻压进针处片刻。
三、指导要点
1. 指导老年患者及照护者
(1)测量前如有剧烈活动或情绪波动,应休息20~30分钟后再测量。
(2)教会居家老年患者及照护者自我监测脉搏和呼吸的方法。
2. 指导居家老年患者注射部位出现硬结时的处理方法
(1)告知其用药目的、配合要点、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。
(2)指导居家老年患者注射部位出现硬结时的处理方法。
四、注意事项
1. 脉搏细弱难以触诊时,可用听诊器听诊心率1分钟代替。
2. 偏瘫老年患者选择健侧肢体测量脉搏。
3. 不可用拇指诊脉。
4. 服用洋地黄类药物者,两人同时分别测量心率和脉率。
5. 选择注射部位时避开炎症、硬结、疤痕。需长期注射者,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,并选择细长针头。
6. 勿将针梗全部刺入,以防针梗从根部衔接处折断。
7. 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。
8. 需同时注射两种药物时,应注意配伍禁忌。
9. 为居家老年患者注射药物30分钟后,确认无药物不良反应后,护士方可离开。
通过以上实践操作技巧,相信老年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地应对护理工作中的难题,为老年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。